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醫療影像處理在診斷/預後之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 : 2013/03/29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陳怡安

演講者 : 嘉義大學 柯建全教授

目前在醫學上有許多影像辨識的應用,透過醫療儀器對患部產生成像,再透過影像辨識技術進行分析與辨識,以便對病情能有客觀且準確的判斷,同時降低醫療工作人員的負擔。


常見問題:對比度低
影像模糊過度複雜的紋理


解決方法:根據問題使用不同特性之成像醫療儀器擷取影像(分為結構性,功能性,分子性影像)

1.X-ray 即X光,可對骨頭的部分產升高亮度影像


2.CT 由不同角度擷取X光資訊,借此重建人體結構圖(類似於多重角度攝影擷取人體動作)


3.MRI 透過核磁共振,繪製物體內部結構之圖像


4.SPECT 透過Gamma射線由多重角度偵測患部,在經影像重組來達成患部成像


5.PET 以FDG放射藥劑對器官組織進行代謝評估


6.超音波 以高頻率音波照射患部,藉由聲波在相異介質中傳遞時之變化進行成像,顯示照射患部物理結構


心得報告:

理解ㄧ些醫學影像處理應用蠻有意思的,相較於講解理論(還不是自己熟悉領域的),這種可以增廣見聞的演講才是民眾喜聞樂見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