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26日 星期五

The Role of the Study of Programming Languages in the Education of Programmers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 : 2013/03/22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陳怡安
演講者 : 政治大學 陳恭教授

心得報告:

大體上就是在闡述程式語言的創造原由與應用

整體而言,高階語言之所以會誕生,在於希望電腦語言可以更接近人類語言、更容易撰寫及閱讀,讓即使不懂電腦硬體結構的人,也可以設計程式解決問題。由於這些程式語言的語法接近人類語言,所以稱之為高階語言(High level language)。

高階語言的指令顯得更為簡單易懂、容易撰寫,且有時候一行高階語言的指令,其功能常等於數行,甚至數十行組合語言的指令,因此更能縮短程式發展的時間。

不過在台灣還真不用想太多,演講者自己也說了,這一塊那叫一個冷門阿,一個語言的好壞判定標準並非僅在於語言本身功能性強大予否,其通俗性也是非常重要的考量點,一個語言太過冷僻導致會的人不多,造成成是專案計畫因此延誤反而是本末導致。

另外一點在於台灣還是硬體設計大於軟體設計,相較於舔設計,硬體設計上更著重速度與記憶體空間利用,高階的語言在追求便利性與可攜性時,往往都是在與兩點背道而馳

檢而言之,還是乖乖學C吧。

醫療影像處理在診斷/預後之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 : 2013/03/29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陳怡安

演講者 : 嘉義大學 柯建全教授

目前在醫學上有許多影像辨識的應用,透過醫療儀器對患部產生成像,再透過影像辨識技術進行分析與辨識,以便對病情能有客觀且準確的判斷,同時降低醫療工作人員的負擔。


常見問題:對比度低
影像模糊過度複雜的紋理


解決方法:根據問題使用不同特性之成像醫療儀器擷取影像(分為結構性,功能性,分子性影像)

1.X-ray 即X光,可對骨頭的部分產升高亮度影像


2.CT 由不同角度擷取X光資訊,借此重建人體結構圖(類似於多重角度攝影擷取人體動作)


3.MRI 透過核磁共振,繪製物體內部結構之圖像


4.SPECT 透過Gamma射線由多重角度偵測患部,在經影像重組來達成患部成像


5.PET 以FDG放射藥劑對器官組織進行代謝評估


6.超音波 以高頻率音波照射患部,藉由聲波在相異介質中傳遞時之變化進行成像,顯示照射患部物理結構


心得報告:

理解ㄧ些醫學影像處理應用蠻有意思的,相較於講解理論(還不是自己熟悉領域的),這種可以增廣見聞的演講才是民眾喜聞樂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