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8日 星期六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 論文研討()
日期 :
2012/12/7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溫千力
演講者
中華電信總公司客服處處長 簡志誠

心得報告:

    這次演講介紹了資訊時代的發展背景、雲端運算的產業結構、各國的雲端政策比較以及中華電信相關的雲端服務,以四中心(雲端服務營運中心、雲端運算測試中心、雲端運算研發中心與雲端服務體驗中心)一平台(雲端服務創作平台)一市集(中華雲市集) 作提供優質雲端運算產品產品、服務服務與與解決方案;而中華雲市集中的產品(金流代收/帳務管理/會員管理/訂單管理/電子物流/平台客服)大多是提供給中小企業使用,演講內容後半段像是中華電信的雲端產品介紹,雖然沒有提及雲端相關技術,但讓我們了解雲端相關產業的未來發展性。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 論文研討(三)
日期 : 2012/12/7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陳冠宏
演講者 : 中華電信總公司客服處處長 簡志誠

心得報告:

        目前雲端運算已成為資通訊產業重要的新興發展趨勢。雲端運算是經由網路,將龐大的運算能力提供給使用者運用的服務。在雲端運算趨勢下,將降低個人電腦系統軟體和高階處理器的需求,可能會對台灣電腦代工廠的營收帶來衝擊,但同時也會帶來轉型的新機會,包括:伺服器、路由器和儲存裝備、無線和有線寬頻傳輸、PC、MID、智慧型手機等龐大的商機。美國、日本、韓國等主要國家目前都積極在推動雲端運算相關計畫,政府亦將於今年2月底推出「雲端產業發展方案」,期能在全球資通訊產業朝向雲端運算發展之趨勢下,促使國內廠商掌握「雲」與「端」相關技術,拓展未來龐大的商機。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論文研討()
日期:2012/12/07
時間:13:50 ~ 15:30
學生:資傳研二 葉怡婷
演講者:中華電信總公司客服處處長 簡志誠


人類生活與科技和通信的進步有很大的關係,過去,由於技術和通訊的限制,很多的資訊流通都是透過人與人的接觸才有辦法傳達,而到了現在,許多的資訊都可以透過網路快速地傳遞,各行各業以及生活中的大小事都跟網路接上關係,物聯網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無論在哪裡,只要有辦法上網,一台電腦就可以了解全世界。
我們知道計算機有兩種能力:計算能力及儲存能力。但是,要能夠讓物聯網提供好的服務,仰賴的除了電腦的運算能力,另一方面就是網路的發展。近年來,興起了雲端運算的概念,即滿足了這個需求,想想世界上每個物體都需要在網路上能夠控制和儲存,那麼就會知道IPV6的必要,也就知道要管理這麼多的資料,運算和儲存的能力也就相對的重要。但其實雲端不是一個新的概念,而是將計算機的能力整合並擴大發展,因此將技術整合起來才能夠提供服務。
雲端運算的相關動態需要政府的起頭規劃及企業協助發展。中華電信在民國99年開始,發展了四中心、一平台、一市集,讓政府、產業、企業與民眾都能夠享受科技及通信發展帶來的便利。但目前這些服務尚未普及有兩個原因:1. 資安問題。現在個資的問題非常的敏感,若沒有好的安全機制對每個人來說都是危險。2. 斷線問題。若將所有的資料放在上面,一旦網路無法連線,則公司、企業無法運作,個人的生活也可能造成影響。
而此發展有一個很重要的目的:不要重複花費購買或發展相同的東西,期待人類未來的發展能夠更快速有效率。

心得:今天的演講主要是講解及分析目前雲端網路的狀況、國內外發展、台灣目前發展情況極為來規劃。聽得出來是很好的分析,對於未來就業出路及市場情況都是很好的參考。但對於技術方面並沒有提及,大多是實際已在運行的情況及發展狀況的報告。如果報告中間能夠有多一些對未來更有想像力的規劃,例如像 DoCoMo 的影片,或許會更吸引我



資通信與雲端運算發展之探討

課程: 論文研討(三)
日期 : 2012/12/7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劉浩瑋
演講者 : 中華電信總公司客服處處長 簡志誠

心得感想 :

雲端分做雲和端
主要別於正常的儲存與運算
具有無所不在的特性
只要持有端點便可連結雲存取資料
其中包括個人化設定的部分
目前數位生活發展就是基於此從而衍生下圖的應用
系上對於健康照護與智慧教育面
也涉獵頗深


雲端運算的特色有下列六種
目前商業的趨勢就是一機多功
應用雲端正可將許多功能縮影至網路終端器材
各國政府也視其為發展重點編列預算
中華電信雖不及諸多大廠
但也開發出針對台灣中小企業為服務主體的商業用雲端商城
使企業能在商城中選用中華電信或民間自行開發的雲端軟體
迎上這股潮流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Bag of Block-Based Visual Words for Image Retrieving and Classification

以區塊視覺字典為基礎的影像檢索及分類

課程: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1/16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李金龍
演講者 : 義守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 郭忠民 教授

心得感想:
以演講者所敘述,有提到的攝取特徵方法

bag of words
是把圖片訓練成眾多的特徵點,再依分類放入字袋中。

SIFT
採樣區域進行檢測、特徵失量生成、特徵匹配搜索等。

CBIR
根據圖像中自動提取的原始特徵(如顏色形狀紋理等)的基礎上從資料庫搜索出相似的圖進行評估。例如:Google的圖像尋找圖像


左圖中是bag of words生成與使用的步驟 (以我理解所敘...)

訓練特徵
1.眾多的圖像
2.特徵攝取放入字袋中
3.進行分類
4.分類後的標籤(類別)

特徵分類比對
5.待測的圖像
6.特徵攝取
7.尋找匹配的特徵
8.類別相似度的機率直方圖

左圖是HIFT特徵生成後的特徵描敘子,是以特徵點為中心取16*16的區域採樣,將採樣點與特徵點的相對方向通過高斯加權後歸入包含8個bin的方向直方圖,最後獲得4*4*8的128維特徵描述子

特徵生成過程中,首先會建構尺度空間,檢測極值點,在把特徵點過濾並精確定位,為特徵點分配方向值,最後再生成特徵描述子



演講者最後所使用方法使用了
bag of words以4×4區塊分割的方式擷取影像的特徵,還加入巨觀與微觀的概念,
建立出巨觀視覺字典與微觀視覺字典最後在利用影像檢索來驗證視覺字典
大致上簡單的圖像看起來結果都還不錯,複雜點的就開始有失誤的情況,所以還有待研究。






圖片來源: 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