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9日 星期五

光學自動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課程: 論文研討(三)
日期 : 2012/10/19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陳冠宏
演講者 : 宏瀨科技 詹方興

心得報告:

        自動光學檢查(英文: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簡稱AOI),為高速高精度光學影像檢測系統,運用機器視覺做為檢測標準技術,作為改良傳統上以人力使用光學儀器進行檢測的缺點,應用層面包括從高科技產業之研發、製造品管,以至國防、民生、醫療、環保、電力…等領域。

人類視覺跟機器視覺比較:AOI的優點

可靠度(reliability)
        • 人類視覺→80%左右 : 演講者提到人類眼睛可能因為疲乏而沒發現瑕疵。
        • 機器視覺→大於99.7%
重複性高的工作(highly repeated job)
        • 人類視覺→不適合
        • 機器視覺→非常適合
工作光譜(working spectrum)
        • 人類視覺:只能在可見光下工作
        • 機器視覺:除了在可見光下運作外,也可以在紅外線及X-射線下運作。







自動光學檢測技術與職場經驗分享 by 詹方興



課程: 論文研討(三)
日期 : 2012/10/19
時間 : 13:50 ~ 15:10
學生 : 資傳研二 陳怡安
演講者 : 詹方興 教授



宏賴科技 - 粉體設備,自動檢測相關設備(LCD面板檢測設備),材料零件

LCD & OLED 檢查設備 - (略)

AOI - 自動光學檢測(Automated Optical Inspection)
運用機器視覺對面板做檢測的一種技術,用以找出可能存在蝦疵的面板設備

參閱: http://en.wikipedia.org/wiki/Automated_optical_inspection

重要原件:

鏡頭 - 毫無反應,就只是個鏡頭
相機 - 用以感測要檢測之物件
影像擷取卡 - 對擷取類比影像作數位轉換運算
計算平台 - 運行軟體的載具
移載平台 - 運行硬體的載具
自動化 -  毫無反應,就是個自動化流程
運行軟體 - 檢測軟體(資料處理&影像檢測處理&系統整合)



職場規劃:

天賦+市場需求+工作熱情+道德良知?
我可不怎麼認同 :(



心得:
內容不難也不多,不過並沒有特別令我印象深刻的內容

2012年10月17日 星期三

IoT Multimedia Platform and Advanced Applications


課程: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0/05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李金龍
演講者 : 陳俊良 教授

心得感想:
      在這次的演講中,陳教授敘述了很多IoT(物聯網)的相關資訊,讓我對於IoT的知識更加了解許多。
IoT概念大致上就是,把所有物品通過射頻識別等訊息傳感設備與互聯網連接起來,實現智能化識別和管理。
其特徵有:全面感知、可靠傳遞與智能處理等。IoT也能理解成物品與物品相聯的網際網路。

通過裝置在各類物體上的射頻識別(RFID),感測器、二維碼等,經過介面與無線網路連接,
從而給物體賦予「智能」,實現人與物體的溝通和對話,也可以實現物體與物體互相間的溝通和對話,
這種將物體聯接起來的網路被稱為「IoT(物聯網)」。

使各種物品在生產、流通、消費的各個過程 實現物品的自動識別和資訊的互聯與共享,
可透明化管理物品, 其中非常重要的是RFID電子標籤技術。


IoT的架構圖

主要分為三層

感測層
  運用各種技術感測物品。

網路層:
  使用無線傳輸技術傳遞資訊。

服務與應用層:
  先透過各種應用服務來做處理,
在來使個別例子可執行使用。

  











圖片來源:網路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IoT Multimedia Platform and Advanced Applications


課程: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10/05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林智偉
演講者 : 陳俊良 教授

心得:

這次演講的主題是物聯網多媒體平台及前瞻應用,演講的內容主要分為六大部份:
1.IoT的介紹 2.IoT Multimedia Platform 的版本 3. IoT  Applications 的實現 4. .IoT Multimedia Platform的直接研究 5. Open Multimedia Research Platform for IoT 6. 結論 。
首先先介紹什麼是IoT?現在這個時代目前是屬於"Internet of PC" ,有著1500000000的PC Conncetions 和100000000的智慧型手機connection ,但在未來2020年的趨勢將會變成"Internet of Things" 100000000000000 things connections 。 基本的Basic Concept of IoT又分為三大類,根據這三大類又可細分成許多部份如下圖所示:



在來第二章節在說明Metamorphosis of Things In Multimedia Context的部分, 介紹在未來手機的多媒體有哪些特點哪些實用的功能,像是built-in camera ,  interactive screen , movement sensors , network connectivity 等等結合手機裝置來提供使用者方便性。
在IoT Application裡又細分成很多部分,有intelligent living , intelligent building 等,intelligent living 又有traveling , edutainment diet clothing living 等等。
在來是IoT Application的實現,可以利用裝置(ex:手機、平版)的camera加上service layers 之連結背後的資料庫結合這些功能達到IoT Application的實現。
第四章節說的是IoT Multimedia Platform Research Direction,這邊有個問題是如何讓這些多媒體的裝置透過Multimedia services到 IoT object transformation 。這邊則是可以利用sw/os embedded systems hw devices 達到這些目的,其優點有lightweight , efficient等(參考下圖)。
在來第五章介紹A Promising Multimedia Embedded OS for IoT Platforms 這個主題,在android平台上基本上分為四層,分別為application ,applications framework , libraries linux kernel 這四個,至於什麼是最好的策略來如何達到有最小且最有效率的目標我們可以運用efficient task management and scheduling 裡的IoT devices , hardware , resources 來達到這個目的。
最後結論的部份有物聯網對象的"FORWARD"和"REVERSE"這兩個功能可以提供兩個路徑的對象轉換方向,然而多媒體對象轉換為物聯網需要尖端技術的研究,所以須開發的輕量級操作系統和高效的硬件來支援。並且說明android有希望成為最有能力的操作系統平台的多媒體物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