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論文研討(二)
學生:資傳研一 劉孝皇
報告:
2013年6月14日 星期五
無題
課程: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05/10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劉孝皇
演講者 : 皮托科技公司總經理 陳貞卿
心得:
演講者分享了許多就業經驗:1.自信與實力是必備,別因學歷與學校而失去信心,有實力才能在錄取後完成工作。2.丟掉夥計心態,用老闆角度思考,升遷機會較高。3.除了專業之外,做人也很重要。4.在學校期間,多加利用學校資源學習更多專長、了解不同領域的同學的研究等。另外也還有看到3D模型印表機,看起來比一般模型輕很多,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裡面為中空。只要路徑規劃得宜,就可以做出中空的模型來節省成本。私下詢問得知,如果把一個相同實心模型的材料拿去做空心的,大概能做出10倍以上的量,而且時間也不用花很久就能製作好(相對於傳統而言),感覺相當不錯。
雲端運算安全的挑戰與機會
課程: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05/03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劉孝皇
演講者 : 優弧資訊公司總經理 呂沐錡博士
心得:
因為雲端的興起,讓許多人都開始紛紛使用,而雲端平台有著高存取性,高可用性,高容錯性以及彈性的資源分配和擴展等優點。但並無普遍被使用的原因在於安全性,雲端運算不只有傳統攻擊問題,還有因為虛擬化與多租戶共享資源所產生的新型攻擊。而且資訊的集中化將使雲端服務商成為被攻擊的目標,不僅可能會造成惡意入侵行為,也會產生由伺服器端洩漏隱私資訊的風險疑慮。另外CSA亦提出雲端運算所遭遇的七大安全威脅:1.濫用或誤用雲端計算進行非法行為 2.不安全的介面與APIs 3.惡意的內部人員 4.資料遺失或外洩 5.共享環境造成的議題 6.帳號或服務被竊取 7.”未知”的風險架構。
使用雲端運算服務會使機敏資料外洩的風險大幅升高,而且還須考量資料存取、虛擬環境安全、資安監控與隱私權等各種安全議題,要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才能使得雲端運算普及化。
Exploring Visual Saliency for Image Segmentation and Object Detection
課程: 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04/26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劉孝皇
演講者 :中央研究院 劉庭祿研究員
心得:
首先簡介Graph Cut,這是一種能夠將前景及背景分開的方法。一般圖都會有點,而點和點之間有線,每條線可以賦予權重值,而Graph Cut的圖還會再賦予兩個點S(Source)和T(Sink),圖上的每個點將會依照最小分割原理被分成兩組(S和T)。也就是說:兩點之間的變化愈大=相似程度愈小=損失函數E(A) 愈小,也就能夠依照最小切割原理將此兩點之間的線切斷,這樣就可分出前景及背景。
利用眼球追蹤觀察使用者關注在哪些區域(Visual Saliency)以產生Saliency map,並在影像上框出多個Windows計算是否存在Saliency object,最後利用Graph cut將影像前景與背景分割。此研究可利用多張影像讓電腦自動判斷進行分割(fully unsupervised),將影像oversegment分成300~400個superpixel (decompose image),使用Energy functiony再比較任兩張影像的前景是否相似,以此達到自動分割之目的。
2013年6月13日 星期四
Visual Saliency for Image Segmentation and Object Detection
課程: 論文研討(四)
日期 : 2013/04/26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二 劉浩瑋
演講者 :中央研究院 劉庭祿研究員
Graph cuts是一種能量優化算法
在計算機視覺領域普遍應用於
1. Image segmentation
1. Image segmentation
2. stereo vision
3. Image matting
Graph Cuts理論最早是出現在流網絡優化領域的
此時的Graph Cuts算法是用來確定網絡流量的最小分割
即尋找一個容量最小的邊的集合
去掉這個集合中的所有邊就可以阻擋這個網絡了
在近幾年圖學概念被用在影像上
使得影像可被建成無向圖的形式
於是graph cut被用來解決電腦視覺、圖像處理以及機器學習(Machine Learning)的問題
其中的問題包括影像分割、影像分類以及影像合成
因此我們可以使用Graph cuts來將物件和背景作切割、過濾出物件
供後續使用之視覺著重點做分析研究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