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5日 星期五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Distributed/Parallel Databases to cloud Databases


課程: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09/28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簡綺葳
演講者 : 陳良弼 教授

心得感想:

  這次請到政治大學的教授 - 陳良弼教授(Arbee L.P. Chen),討論議題主要是在描述資料庫的演進以及雲端資料庫的關聯性,從Relational Databases到平行式處理,再到分散式處理,最後到達Cloud Databases。雲端技術,雲端顧名思義就是在網路發達的時代,能夠利用網路連結到其他硬碟來運算,不需要倚靠自己本機的硬體設備。

  也提到了Database Scalability 擴展性,當資料庫非常龐大的時候,則需要非常高的費用。並且需要適當的控制,保證數據資料庫的一致性。再來,也提到了NoSQL(Not only SQL)的技術,這是一種不同於傳統關聯式資料庫的管理系統,不只是SQL的意思,也就是說混用關聯式資料庫和NoSQL資料庫來達成最佳的儲存效果;目的是為了解決資料量太過於龐大的需求;只要增加機器數量就能擴充資料庫的容量;簡單說只要新增伺服器設備,就可以自動增加資料庫的容量,從管理角度來看,也可以減少長期維護資料庫的人力;
打破Schema欄位架構的制,NoSQL資料庫改用Key-Value資料模式來解決龐大資料的困難更動。Key-Value模式是將一筆資料的結構簡化到只有一個Key值對應到一個Value值,因為資料和資料之間沒有關聯性,因此可以任意切割或是更動調整;資料的一致性,NoSQL資料庫採用了CAP資料庫理論,CAP理論有三個關鍵,包括資料一致性(Consistent)、可用性(Availability)和中斷容忍性(Partition Tolerance)等;最後,NoSQL的缺點則是考慮到,資料庫本身的功能不夠完整,版本的穩定度也不是那個的良好;另外,因為NoSQL降低了維護的人力成本,但是相對地也必須提高自身人員的技術程度,以隨機應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