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2013/03/22
時間:13:50 ~ 15:30
學生:資傳研一 林智偉
演講者:政治大學 陳恭教授
心得: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對一個Programmer來說真的是中肯,程式語言是在人與機器之間的溝通語言,沒有基礎的程式語言能力其他都免談。這一場演講的主題探討寫程式,非常接近我們的生活,未來如果繼續走資訊領域,相信大部分的人都會當工程師,而不管你走哪一塊領域,都需要寫程式,這是無法逃避的問題,而當我們踏入職場,我們的首要目標就是提高程式生產力,而目標就是將程式寫的正確、又快、又簡單。剛上大一時,大家會先要知道程式語言是什麼?老師就會說程式語言是我們與電腦進行溝通的工具,甚至有些人會跟你說只要專精一種程式語言就好,其他語言都差不多,只是些微的表示方式不一樣,但事實真是如此嗎? 不免會讓人懷疑,但聽過這場演講後,我相信大家都會有點改觀,甚至發現原來還有這麼多我不知道甚至連聽過都沒有,還有些程式語言竟長的跟數學式子一樣,但你能說這些不常看到的程式語言不重要嗎,應該換個角度說,隨著妳從事領域的不同,所需使用到的程式語言也會有所不同,每一個程式語言都還是有它需要存在的價值在。
寫程式或許不是一件難事,但是能夠寫出可靠又正確的程式就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今天的講者為我們帶來許多的觀念,我認為很重要的一點是該如何面對眾多不同的程式語言。
電腦發展至今已有許多的程式語言,不同的程式語言可能有其各自的長處,雖然撰寫的方式不同,但其觀念上大致相同。而我們都知道,再完美的程式都會有Bug,只是該如何處理這些Bug靠的就是經驗,而這些經驗並不像現在市面上許多的書籍說的那樣,短時間就能夠促成。「經驗」就是透過長時間的累積出來的實力,並非一朝一夕促成。
所以,我想我們可以不管程式語言的多寡,但必須對一個語言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與處理能力,並且能夠盡力的達到去蕪存菁的效果,使程式能夠具備效率及可讀性。最後更不能忘了,程式語言是一種工具,與電腦溝通的工具,善用工具能夠使辦事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近幾年來,相信大家都有聽過很多新聞及報導,在傳遞一些訊息,他們認為不管你是什麼科系的人,甚至從小時候開始就應該要學會寫程式,甚至有些公司推出遊戲,讓任何人都能透過玩遊戲的過程中,也學會轉寫程式。很多專家認為寫程式能夠訓練一個人的邏輯能力,不管你從事哪一行,這樣的能力是需要具備的。而一般的民眾聽到妳會寫程式、是個工程師都會投以佩服的目光,但寫程式真有如此困難嗎? 李家同教授就曾經說過,寫程式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流程圖,一旦流程圖出來後,程式也就出來了,也就是說我們只需要學會該語言的一些規則即可,就可以將這個流程圖轉換成程式碼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