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6日 星期日

醫療影像處理在診斷/預後之應用

課程論文研討(二)
日期 : 2013/03/29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鐘文章
演講者 : 嘉義大學 柯建全教授

        醫學影像是指為了醫療或醫學研究,對人體或人體某部份,以非侵入方式取得內部組織影像的技術與處理過程,是一種逆問題的推論演算,即成因(活體組織的特性)是經由結果(觀測影像信號)反推而來。除了X射線外,還有很多種程項技術,如磁共振、超音波等等。利用這些方法不但可以減少病人的不舒服,還是可以得到醫生所需要的相關資訊。
核本身又具有磁場特性,如同一個小小的磁鐵。若使儀器改變體內氫原子核的旋轉排列方向,原子核就會釋放吸收的能量,能量激發後放出電磁波信號,再經由電腦分析組合成影像,這就是一般所看到的 MRI 影像。這次演講使我受益良多,除了知道影像處理的在醫療診斷上的應用,還認識甚麼是MRI像處理研究趨勢已從2D轉為3D,有提到MRI可以觀察活體三度空間的斷層影像,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的原理是利用磁場原理,把人體置於強大且均勻的靜磁場中,再利用特定的射頻無線電波脈衝,激發人體組織內的氫原子核。由於人體內的許多分子都含有氫原子核,這些氫原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