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2日 星期五

From relational databases to distributed/parallel databases to cloud databases

課程: 論文研討(一)
日期 : 2012/09/28
時間 : 13:50 ~ 15:30
學生 : 資傳研一 鐘文章
演講者 : 陳良弼 教授

心得感想:


    今天請到這位陳良弼教授,是國立政治大學裡面的教授,今天的題目主要是在描述資料庫的演進,從Relational Databases到平行式處理,再到分散式處理,最後到達Cloud Databases。 

     隨著科技的發達,資料庫的數量也越來越龐大,也慢慢的發現到以SQL來建立的資料庫,會造成資料分離的情形,因此大家慢慢的去發展其他處理資料庫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才開始有NoSQL的出現,只要不是用SQL操作的資料庫都叫做NoSQL

    NoSQL在出來之前就已經出現很多種非關聯式資料庫,以下介紹4種比較受到關注的NoSQL資料庫,分別是Key-Value資料庫,記憶體資料庫(In-memory Database)、圖學資料庫(Graph Database)以及文件資料庫(Document Database)。  

    NoSQL有幾個特色,NoSQL不再使用傳統的固定表格模式,而是採用一張大表格的方式去存儲資料。考慮資料搜尋的速度,經常會把這張大表格分區到不同的電腦上,以加速查詢的效果,而這種分佈式的大表格同時具有平行式延展的特質,JOIN的功能就不適用於這種的資料庫。另一個特質就是,NoSQL具有分散式和容錯的架構,分散式是表示說,這一張大資料表會分散至幾台不同的伺服器,若下了一個查詢指令,這幾台伺服器會一起動作來加速查詢效果。而容錯的架構的意思是,若是其中一台伺服器不幸的當機了,這部分缺少的資料表並不會影響到整張的大表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